线上股票配资方式有很多,包括有官网配资、股票配资门户配资和微信配资等,其中微信配资带来的便利更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可以是在微信小程序配资,也可以是配资产品等,操作起来非常人性化,同时线上配资也能缩减投资者的交易时间。
受工伤保洁员提交病假条,公司称超医疗期未予收取——
公司拒收病假条怎能认定我旷工?
“感谢王律师,也感谢工会组织帮我保住了‘饭碗’。”8月18日,保洁员刘某给北京市密云区总工会援助律师王玉娟打来电话,再三表示感谢。历经一年多的诉讼,在北京工会的法律援助下,她获得胜诉并终于回到了工作岗位。
2018年6月13日,刘某入职某公司做保洁员,月工资标准2640元。同年10月6日,刘某受伤并被认定为工伤。刘某认为停工留薪期为2018年10月16日至2019年10月16日,因停工留薪期满伤情没好,她一直向公司请病假。
2020年8月上旬,刘某接到公司通知,要求其8月23日返岗,刘某因伤无法返岗。8月23日是周日,刘某于次日去交假条,公司没有收。8月28日,公司以连续旷工5天为由与刘某解除劳动合同。
刘某来到北京市密云区总工会求助,密云区总工会指派法律援助律师王玉娟担任其委托代理人。王玉娟分析后认为公司构成违法解除,可以申请仲裁要求与单位恢复劳动关系。
王玉娟帮助刘某向仲裁委递交了申请书,要求继续与该公司履行劳动合同,并支付2020年6月20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的生活津贴17600元。
庭审中公司称,刘某受伤后,一直未上班。公司要求刘某来公司说明不上班的原因,告知其医疗期已满3个月,之后也没有收其假条,并且明确告知刘某需提交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工伤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或者职业病直接导致疾病的医疗诊断证明方可休假,但刘某没有提交,故认为其之后提交病假条没有依据。
仲裁裁决认为单位属于违法解除,裁决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公司不服提起诉讼。本案经过一审、二审,法院认定单位属违法解除,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我们先来看一看配资产品模式优势所在。不难发现,此种配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投资者降低投资成本的压力,这是第一个;另外一方面,由于这一原因,投资者也可以获得杠杆融资,从而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只要操作得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另外,投资者还可以享受到对应平台提供的各种配资服务。王玉娟告诉记者,公司以刘某旷工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其应就刘某存在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旷工行为承担举证责任。故首先要认定刘某是否存在规章制度中规定的旷工行为。
“刚接手案子的时候,我向刘某了解过是否有证据证明单位拒绝收病假条,她回忆说曾和公司人事有通话录音。”王玉娟听说有录音,眼前一亮。
其实正常来说,实盘配资公司是不存在配资产品服务的,因为自身的资质不足以达到荐股的标准,所以随意荐股其实是一种违法行为,相信很多实盘配资公司都不想以身试法了。在该录音中,刘某询问:“8月24日我去送的假条,那假条不收是不是?”
人事回答:“您早就超医疗期了”……
“从双方对话内容看,人事未对刘某陈述的‘8月24日去送假条公司不收’明确作出否认的意思表示,可以认定是单位拒绝收假条,如果构成违法解除是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或恢复劳动关系的。”王玉娟告诉记者。
最终法院认定刘某确于2020年8月24日到公司提交假条,公司以超医疗期为由未予收取。在此情况下,虽然刘某的停工留薪期及医疗期已满,但在医院仍为其出具休假证明的情况下,公司应结合刘某的身体状况对其另行安排工作,在调整后刘某仍不能从事相关工作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公司在刘某提交假条但未收取的情况下即以旷工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不妥,构成违法解除。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配资产品呢?提到杠杆的性质,大家都知道配资投资方式是具有杠杆的性质,存在相应的风险,因此,配资者只有通过自身亲身操作验证是否实盘经营的配资公司,减少交易风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下配资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