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投资是真的难,但是具体难在什么地方呢?高晟证券今天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继海螺水泥交出净利腰斩的“成绩单”后,另外一家区域性头部水泥企业华新水泥于3月28日晚间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307亿元、净利润为299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14%、468%。
华新水泥在年报中分析称,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建材行业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在需求下滑、产能过剩、能源价格高企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下,中国建材行业景气度快速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水泥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水泥行业受房地产市场继续探底、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因素冲击,市场需求出现快速收缩,全年水泥产量23亿吨,同比下降5%。受需求下滑、竞争加剧的影响,全年水泥市场价格走势颓势尽显,加之原燃材料价格全年高企,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全年水泥行业利润仅为68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60%左右。
分区域看,华新水泥来自于华中地区的业务收入占到营业总收入的385%,来自于西南地区的收入占到营业总收入的254%,来自于华东地区占到营业总收入的183%。上述数据来看,华中、西南地区仍然贡献了公司超50%的收入。
分产品看,华新水泥的混泥土收入占到营业总收入的185%,水泥的收入占到营业总收入的68%,骨料收入占到营业总收入的06%。华新水泥在年报中指出,2022年,受水泥行业景气度快速下滑的影响,公司实现水泥和熟料销售总量6,040.03万吨,较上年下滑176%。得益于大力推进一体化发展,公司骨料生产量9,980万吨,同比增长1125%;商品混凝土销量1,6390万方,同比增长802%。包括水泥、混凝土、骨料、商品熟料在内产品的毛利率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89%、99%、35%、89%。
华新水泥的经营数据来看,公司的产品随着外围大势疲态尽显,盈利能力欠佳,这也是连续第三年公司的净利润呈现出负增长的情况。从年度分红方案来看,公司推出了10派1元的分红案,现金分红同样较过去缩水超50%。
华新水泥2022年前十大股东名单来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二零六组合、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退出了前十大股东名单,华新水泥的市值也较2021年高点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跌幅超40%。
界面新闻记者|吴治邦
继海螺水泥交出净利腰斩的“成绩单”后,另外一家区域性头部水泥企业华新水泥于3月28日晚间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307亿元、净利润为299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14%、468%。
华新水泥在年报中分析称,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建材行业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在需求下滑、产能过剩、能源价格高企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下,中国建材行业景气度快速下滑。
一般来说,对冲股票配资资金步骤,基金可以使用一定程度的杠杆。例如,如果你拿走10亿美元以上,你实际操作的可能是20亿或100亿美元。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时,其杠杆率达到100倍。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水泥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水泥行业受房地产市场继续探底、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因素冲击,市场需求出现快速收缩,全年水泥产量23亿吨,同比下降5%。受需求下滑、竞争加剧的影响,全年水泥市场价格走势颓势尽显,加之原燃材料价格全年高企,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全年水泥行业利润仅为68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60%左右。
分区域看,华新水泥来自于华中地区的业务收入占到营业总收入的385%,来自于西南地区的收入占到营业总收入的254%,来自于华东地区占到营业总收入的183%。上述数据来看,华中、西南地区仍然贡献了公司超50%的收入。
分产品看,华新水泥的混泥土收入占到营业总收入的185%,水泥的收入占到营业总收入的68%,骨料收入占到营业总收入的06%。华新水泥在年报中指出,2022年,受水泥行业景气度快速下滑的影响,公司实现水泥和熟料销售总量6,040.03万吨,较上年下滑176%。得益于大力推进一体化发展,公司骨料生产量9,980万吨,同比增长1125%;商品混凝土销量1,6390万方,同比增长802%。包括水泥、混凝土、骨料、商品熟料在内产品的毛利率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89%、99%、35%、89%。
华新水泥的经营数据来看,公司的产品随着外围大势疲态尽显,盈利能力欠佳,这也是连续第三年公司的净利润呈现出负增长的情况。从年度分红方案来看,公司推出了10派1元的分红案,现金分红同样较过去缩水超50%。
华新水泥2022年前十大股东名单来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二零六组合、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退出了前十大股东名单,华新水泥的市值也较2021年高点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跌幅超40%。
综合来看,格林达与最近新开仓的诺普信相似,实的部分(面板显影液)非常扎实,虚的部分(半导体显影液)很有想象空间,股价跌的时候实的部分可以形成很好的支撑,涨多少就看虚的部分能吹出多大的泡泡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下配资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