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场上,如果没有技能和策略,就很难赢得市场,特别是散户投资者,他们必须掌握一些股票市场资本配置公司来提高交易技能,才能赢得投资利润。下面和天英资本一起来看看散户的配资炒股策略是什么?
TMT今年第一季度的涨幅远高于其他行业,这让人想起了2013年科技股独特的市场重现。然而,2013年,中国经济正处于下行阶段。经济转差是科技股超额回报的前提。只要今年经济处于复苏阶段,与国内需求相关的股票不太可能继续弱于科技股。此外,A股科技股强势受到美股科技股大幅反弹的推动,美股最重要的支撑来自疫情期间投入的巨大货币供应。即使美联储停止加息,如果由于通胀中心的上升而无法大幅降低利率,货币基金的高回报环境将使中小型银行存款仍面临逐渐流失的压力,不得不主动收缩信贷,削弱美国股市的流动性支持。我们认为,今年更有可能是2019年风格相对平衡的一年。以市场价值为代表的“中国特别估值”指数第一季度表现仅次于科技股,科技股很可能呈现出相继消失的轮换特征。
因此,股市配置公司的风险很大。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炒股。如果他们有能力,他们应该用杠杆来炒股。如果他们没有能力,就不要碰它。理性炒股也值得推荐。很多人喜欢杠杆炒股,因为他们不熟悉杠杆炒股的方法,知道如何合理使用,这也是规避风险的手段。回顾第一季度,以TMT为代表的科技股的强劲表现是a股最大的亮点,其中计算机、媒体、通信上涨30%以上,电子上涨16%,而申万一级行业其他27个行业大部分涨幅不超过5%。科技股的疯狂表现让投资者认为成长风格在感知上明显占主导地位,但实际上成长股的内部差异也非常明显。新能源、医药、军工等市场成长股表现平平,分别下跌0.4%、上涨9%,上涨9%。即使在2013年,如此巨大的分化也没有达到如此极端的程度。当时,科技股只在2-3季度击败了医药和军工。与后者相比,超额收入为18-20个百分点,而今年第一季度超额收入高达27个百分点,是历史上最高的。成长型股票的内部分化也体现在宽基指数的差异上。由于TMT权重达到近75%,第一季度上涨近13%,而新能源和医药总权重55%的创业板指数仅上涨2%。
那么,今年的市场会重复2013年科技股的独特市场吗?与宏观驱动因素相比,我们认为目前与2013年有两个明显的区别。2013年,中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名义GDP增速从18%下降到10%。第一季度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上升后,逐季下降。以国内需求为代表的消费类股和金融类房地产类股基本面不扎实。虽然当年资金短缺,流动性收紧似乎不影响科技股牛市,但货币市场利率飙升并不意味着经济好转,但房地产开发商在销售恶化后继续通过表外过度融资,防止资本链断裂,经济差异本质上是科技股超额回报的前提。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动了2013年全球半导体销售同比转正,进入上行周期,显著增强了科技股的基本驱动特征。另一方面,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即使市场对复苏的可持续性持怀疑态度,全年GDP名义增长率的上升和房地产销售的逐季修复仍然是一个高概率事件;虽然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有利于增加未来半导体的需求,但在欧美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全球半导体销售仍处于下行周期,没有稳定的迹象。科技股的投机具有更强的主题特征,而不是业绩驱动。
与2019年经济复苏周期较弱相比,房地产销售和出口增长率均在0值左右结束下行趋势。全年来,科技股和消费股平分秋色:电子和食品饮料排名第一和第二,均上涨73-74%,家电、建材和计算机排名第三至第五,涨幅差别不大,均在50%左右。可见,2019年是风格均衡的一年,没有今年那么分化。因此,只要今年经济处于复苏阶段,无论复苏强度如何,与国内需求相关的股票都不太可能继续弱于科技股。
从估值相对优势来看,目前科技股的性价比远低于2013年。2011-2012年,TMT行业连续两年输掉与国内需求相关的金融房地产和消费类股。创业板自2010年6月上市至2012年底,累计输给上证50%近23%。因此,2013年初,成长类股的安全边际远高于价值类股。在过去三年的疫情中,成长型股票的表现普遍优于价值型股票。创业板累计涨幅最大,达到30%。即使表现不佳的科技创新50累计跌幅4%,跌幅也低于沪深300的5%和上证50的14%。因此,科技股的性价比优势并不突出。
年初以来科技股表现最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股科技股大幅反弹,纳指一季度上涨17%,创下2013年以来第二季度涨幅,仅次于2020年疫情爆发后第二季度纳指31%反弹。TMT行业占权重的60%。由于科技产业周期更全球化,中国科技股与美股的相关性更高。然而,在这一轮人工智能背景下,科技股的领头羊是美国股市,而a股只是跟随,因此纳指能否保持强势至关重要。如果纳指开始大幅回调,中国不太可能走出科技股的独立市场。目前,中小型银行的流动性担忧增加了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美联储的加息甚至不排除下半年降息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技股没有进一步下跌的风险。比如2000年科网泡沫破灭期,2000年5月联储停止加息后,纳指数从6月到8月只反弹了三个月,9月开始再次下跌。即使在2001年1月联储开始降息后,纳指数继续走弱,2001年9月最大跌幅达到66%。
为什么科技股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后会下跌?目前对科技股最重要的支撑来自疫情期间巨大的货币供应。尽管美联储已经大幅加息,并开始缩水,但M2的绝对数量仍远高于长期趋势线。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M2的月环比保持在-0.6%左右。即使保持这种增长,也要到2023年底才能回到长期趋势线。硅谷银行流动性危机爆发后,虽然美联储通过再贷款缓解了中小银行的挤兑风险,但在货币基金高回报的环境下,无法扭转中小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和存款逐渐流失的压力,这将迫使这些银行主动收缩信贷,加快M2下降,削弱美国股市的流动性支撑。最近,银行信贷呈现出加速下滑的趋势。3月中下旬,贷款规模下降1047亿元,创1970年以来累计最大下降。3月份首次转负,低于疫情前0.4%的平均水平。从分类的角度来看,根据美联储高级贷款官员调查的分项统计,银行收紧了近50%的工商和商业地产贷款标准,接近之前危机期间的高水平,这两部分贷款率先开始下跌。1990年贷款危机、2000年科网泡沫、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银行信贷增速同比转负,M2增速大幅下降。这意味着,一旦信贷开始收缩,即使美联储开始降息,如果利率不能像过去的下行周期那样快速大幅下降,也不会扭转M2加速下降的趋势。
配资用户选择低息配资的投资模式虽然说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但所对于的交易风险也是会随之变化的,一定要提前选择正规的配资公司,做好交易计划,结合基本面清况来制定止损策略,严格执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下配资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