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强,上证指数触及年内新高,盘中最高涨至3400.18点,收盘报告3395点,涨幅81%;深证成指上涨0.4%,创业板指数上涨0.25%。沪深总营业额11369亿元,连续第22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
在行业方面,5月8日,20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上涨,其中银行业指数上涨17%,煤炭、国防军工、石油石化等三大行业指数分别上涨6%、47%、12%。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确表示,与4月份相比,国内经济、政策和外部环境将继续改善,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将显示在三个层面:微观体验、宏观数据和a股业绩,投资者的心态将逐渐从短期失衡趋于稳定,市场仍处于全年第二个关键窗口。
谈到近期市场走势,机构普遍表示,三大因素增强了信心,助力a股市场走强。
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复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84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同比增长2%。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在一系列促进经济复苏的优惠政策下,2023年一季度经济活力明显提升,GDP同比增长5%,较2022年低点明显提升。展望未来,2023年GDP增长目标约为5%。预计未来季度经济复苏步伐将逐步加快,实体经济复苏将与居民收入水平复苏产生共鸣。有效信贷需求将进一步恢复和扩大,促进银行信贷供应持续高增长。
消费者需求继续复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第一季度消费增长明显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8%。根据经营单位所在地,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964亿元,同比增长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258亿元,同比增长2%。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记者,消费已成为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第一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超过投资和出口贡献总额,贡献率已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从4月中旬公布的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1月和2月的经济增长率仍然相对较低,但到3月,消费增长率增长了10%以上,出口贸易增长率也回到了两位数,这表明在政策支持和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的背景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逐季上升,这也为资本市场走出结构性牛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估值安全边际较高。截至5月8日收盘,a股整体动态市盈率为179倍,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最新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8倍和183倍,均低于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等海外主要指数。
中金公司表示,继续保持对a股市场的积极看法。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不高,仍处于历史低位,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随着复苏的逐步深化和上市公司业绩进入改善周期,基本面改善可能逐渐成为市场交易的核心逻辑,市场风格预计将更加平衡,关注具有复苏逻辑的基本面领域,如早期调整相对充分的泛消费领域。一带一路等低估值国有企业和主题仍值得关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下配资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