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配资杠杆交易模式是根据投资者持有的交易情况所选择的,交易周期非常短,适合擅长操作短线的投资者,但同时交易风险伴随着市场的波动变化不断加大,配资者需要提高警惕,选择合理杠杆比例,不要满仓操作,否则很容易引发配资爆仓。
中国基金报记者莫琳
这是最主要的股票配资杠杆扩充方式,其实银行每个月都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到配资市场中,这些资金就是以借贷的方式借给各大配资平台的。实际上现在市面上的配资平台的配资资金大部分都不是自身的,而是通过一些银行进行借款的。但是每一个银行借款肯定不可能无限给你借的,因为这样会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风险。因此如果是作为配资平台的工作人员想要平台的资金量充足,那么就需要多找些银行进行贷款。29日中午,雪球用户“01芯闻”的帖子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篇帖子直指,中信证券此前的一份研报的有关部分涉嫌抄袭了其之前发表的原创文章。此外,这篇研报还存在多处错误。
涉嫌抄袭的研报,就是此前被大家称为“卷出新高度”的94页关于特斯拉的研报。
有网友评论,这是30多万拆了个寂寞?
中信证券回应:
引用部分已明确标注
29日晚间,中信证券回应称,中信证券《从拆解Model3看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的研报中,报告在第31页已经明确标注了对于“01芯闻”观点的引用:
此外,报告里336的资料来源标注的也是原始来源DamienMaguire,TurboElectric,和“01芯闻”文章对应片标注的来源一致。据业内人士分析,在行研领域,研究引用第三方信息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还有一手调研的内容就更加扎实。
“研报涉嫌抄袭”始末
7月18日,中信证券研究部发布的《从拆解Model3看智能电动车发展趋势》研报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从这份研报披露的情况来看,该研报的源起为中信证券研究部TMT和汽车团队协联合多家公司和机构对一辆特斯拉Model3进行的完整拆解,而此次拆解耗时两个月。
不仅耗时时间长,这篇研报的署名分析师阵容也堪称豪华,云集了中信证券云基础设施行业、科技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计算机行业等多个行业的首席分析师。
7月29日中午,雪球用户“01芯闻”发帖称,“中信证券的这份研报的有关部分涉嫌抄袭了其之前发表的原创文章,“作为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部件之一的电动动力总成,特别是逆变器部分,研报中却没有提供多少原创内容。30-32页对特斯拉上一款车型ModelS动力总成回顾,其内容和配几乎都是从笔者之前的原创文章《特斯拉澎湃动力来自何方?》而来,仅是重组了语句,拆分了片。”
记者搜索发现,雪球用户“01芯闻”确实于今年1月发布了《特斯拉澎湃动力来自何方?》一文。
其中,研报中30-32页的内容和《特斯拉澎湃动力来自何方?》一文的有关内容确实有相似之处。
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到要“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产业数字化,规划了七大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开展工业数字化转型应用示范,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目标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从14.7%提升至45%;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慧水利和智慧物流;加快商务领域、金融领域和股票配资杠杆,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从通信板块来看,运营商和主设备厂商将是产业数字化的主要参与者。其中,中信证券研报插36的右下角还带有“01芯闻”的微信水印,而研报标注的资料来源却为“DamienMaguire,TurboElectric”。
“01芯闻”在帖子中进一步指出,“研报不但没有给出引用出处,而且还把笔者原文中的一处笔误也原封不动的复制到研报中。希望中信证券在下次引用时,至少找笔者校对一下。”
除了上述涉嫌抄袭的部分外,“01芯闻”还在今日发布的帖子中指出,中信证券的这份拆车研报疑似存在多处错误。笔者就不在这里一一累述了。
也有记者注意到,研报中,中信证券写道,“根据01芯闻拆解…”,这表明研报其实是标注了引用来源的,不过截至目前,“01芯闻”未给出回应。
此外,关于此前被质疑的片引用方面,有记者发现在雪球发布的《特斯拉澎湃动力来自何方?》中,相同插的水印用的确实知乎用户的水印。
由此看来,中信证券以及“01芯闻”的上述插均非原创,该的来源其实来自DamienMaguire,TurboElectric。
针对这类情况,有分析师表示,在撰写研报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常见,引用第三方的片,但是从合规角度而言,引用个人微信公众号的片有些不太严谨,且如果引用,最好标注来源。
配资用户选择股票配资杠杆交易活动虽说是个操作非常便捷的通道,但是配资者也要结合实际出发,提高自身警惕,及时作出交易计划和止损策略;毕竟配资市场的波动千变万化,选择正规的配资交易平台,可通过风控系统合理控制仓位。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线下配资网观点